1)三十六 青山医馆 上_从良医到良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向青山家的新房上梁后第三天,向青山的医馆就很淡然的挂匾开张了。

  医馆的名字和向青山的名字一样,也与这边的地理形势一模一样。

  榆木大匾还是由作为家主的向二柱给挂上去的。既没有披红挂彩,也没有鞭炮,除了老朋友曹平,也只有村里的大人小孩,以及几个泥瓦匠在围观,再无他人。

  自从新房子开建,向青山的老爹向二柱就像是换了个人,一改往日软弱低头的习惯,改为挺胸抬头,意气奋发,走路都带着风,说话的嗓门也大了许多。

  你还别说,村里人都买账!

  尽管造房子的钱不是他出的,但能有这样一个比自己还要能干的儿子,向二柱比自己出钱造房更满意!

  青山医馆位于向家老宅西厢房的正房,南边一间目前还是向青山的卧室,等将来新房落成,这三间就将全部是医馆。

  中间位侯诊处,有几张椅子可以供病人做着等待,靠墙是一排半人高的药柜,上头在配方抓药时还可以当柜台用。

  称药的伙计就是向青山的老娘何桂花,她是家传的手艺,打小就学过,现在从操旧业依然毫无问题。

  药碾子;捣药罐,称药的戥子,包药的白纸细麻绳一应俱全。

  青山医馆的草药大部分都是向青山自己进山采来的,药价自然要比镇上便宜许多,像车前草紫苏这一类寻常草药,全部都只需要一文钱一钱。

  至于华北燕山不出产的药材,向青山只能从外头批发过来的,肉桂草果,黄连大黄之类的,那就要和外边一个价了。

  靠墙的柜子上头还有一排大小不一的细瓷罐子,里边都是些常用的成方药,有治咳嗽的止咳散;热伤风的银翘散,治疗湿热症的六一散等。

  小小的仪式结束,大伯娘问不是还要读书吗,怎么又想起来做郎中了?

  “读书是必须,郎中只是我的业余爱好,赚钱为了发家,读书为了保家!”

  这句话简直说到曹平的心坎里去了,他深以为然,连连点头。

  等围观者都散去,曹平看着冷清清的医馆说:“没生意啊,看着就觉得冷清。”

  向青山笑着拍拍自己的腰笑称;自己现在腰缠四十两雪花银,就是几年没生意也没关系。刚才已经说了,行医是业余爱好,读书才是正事!

  他还笑称这是医馆不是饭馆,靠的是口口相传。咱这行当和棺材铺一样都不兴拉客的只能慢慢熬,熬到有几个出名的病例传开了,才会有患者慕名过来。

  “倒也是。”曹平想想笑了。

  一连两天,青山医馆一个病人都没有,村里人偷偷议论开了,说向青山这样子坐吃山空还能撑几天啊?

  向青山对此并不以为意,反倒是在读书上品味到了与过去不同的滋味。

  又两天,还是一个病人都没有,这下何桂花也急了,她让儿子背上药箱子去做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u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